驚人發現!青少年心肺適能高低竟影響成年晚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!超過百萬瑞典男性長期追蹤研究

驚人發現!青少年心肺適能高低竟影響成年晚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!超過百萬瑞典男性長期追蹤研究揭密

青少年心肺適能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研究示意圖



背景介紹

第二型糖尿病是全球重要公共衛生挑戰,影響超過五億人,且與肥胖盛行密不可分。心肺適能(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)反映身體對氧氣使用效率,是運動健康的重要指標。過去研究多聚焦於中年人心肺適能與糖尿病風險的關係,然而青少年期心肺適能對成年晚期第二型糖尿病的影響尚不明確。本研究來自瑞典,利用逾百萬18歲男性軍事體檢數據,並結合家族遺傳環境因素,以兄弟比較法深入探討心肺適能與糖尿病風險的因果性。

研究設計與方法

  • 研究期間:1972年至1995年開始,追蹤至2023年。
  • 樣本數:1,124,049名男性,其中477,453為兄弟對照組。
  • 心肺適能測量:透過標準化自行車測試(最大瓦特數 Wmax)評估,分為10個心肺適能分位。
  • 糖尿病診斷:結合住院、專科門診以及糖尿病藥物領取紀錄。
  • 分析方法:應用多變量生存模型計算風險比,利用兄弟比較法篩除家族遺傳與環境干擾,檢驗因果關係。

主要結果

  • 心肺適能愈高,成年晚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顯著降低。
  • 提升心肺適能至少一級(比分位第1組至第2組),風險比降至0.83,65歲前發病率下降4.3個百分點。
  • 最高心肺適能組(第10組)風險比降至0.38,患病率差距達17.8個百分點。
  • 兄弟對照分析顯示,家族遺傳及環境干擾心肺適能效果力道減弱(HR 0.89至0.53),但保護作用仍存在。
  • 體重過高(BMI≥25)者,心肺適能對糖尿病風險的防護效果相對較弱,顯示體重與心肺適能存在交互影響。

臨床與公共衛生意義

  • 青少年心肺適能是影響成年晚期糖尿病風險的重要指標。早期介入並提升體適能,可望降低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負擔。
  • 兄弟比較法的應用強化了研究因果性,避免了過去研究的偏誤。
  • 體重管理仍是糖尿病預防的關鍵,特別對於心肺適能較差且超重的族群。

研究限制

  • 研究對象僅限男性,女性的相關影響尚待進一步驗證。
  • 儘管兄弟比較分析控制了家族遺傳和環境干擾,但非共通基因及童年健康狀況差異仍然可能造成干擾。
  • 糖尿病診斷資料來自醫院及專科門診,部分基層病例未必完全納入。

個人觀點

此項超過半世紀的大規模長期追蹤研究,提供了強有力的實證,指出青少年心肺適能對成年慢性病預防的關鍵角色。建議公共衛生政策強化青少年運動習慣及體能訓練,促進健康老化。此外,兄弟比較法的採用讓研究因果推論更精確,是公共衛生研究的典範。

參考文獻與原文網址:https://doi.org/10.1136/bmjmed-2024-001313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