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手錶ECG應用於急性心肌傷害偵測

智慧手錶ECG在急性心肌傷害偵測中的應用研究

研究刊登於2025年6月7日的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》”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”專欄,聚焦智慧手錶ECG在偵測急性心臟損傷中的潛力。本文將詳細解析一則76歲護理師的真實案例,探討智慧手錶如何成為心臟健康的初步警報工具。

研究團隊:密西根大學醫學院與明尼蘇達心臟研究院合作。

研究意義:探討智慧手錶單導程ECG在急性心肌傷害偵測的潛力與侷限,為現代醫療提供創新視角。

病例描述:76歲護理師的胸痛警訊

  • 患者背景:76歲退休心臟科護理師,突發胸痛2小時,肇因為嚴重情緒壓力。
  • 自訴發現:智慧手錶顯示ECG異常,意識到可能是心臟損傷,遂緊急赴急診檢查。

智慧手錶單導程ECG:異常訊號追蹤

  • 基線(1個月前):T波正常,QRS振幅正常。
  • 發病時:出現新發T波倒置、QRS振幅降低(見Panel A),顯示可能的心肌異常
  • 24小時後:異常波形逐漸改善,顯示動態變化。

12導ECG評估:進一步確診

  • 入院時對比基線:與2年前基線相比,V3導明顯T波倒置、輕微ST段抬高(見Panel B),確認心電圖異常,指向急性心肌損傷

生化與影像檢查:精確診斷依據

  • 高敏感度肌鈣蛋白T:205 ng/L(正常6–10 ng/L),顯示心肌受損。
  • 冠狀動脈造影:冠狀動脈暢通無阻,排除急性冠症候群。
  • 超音波心動圖:左心室心尖部典型「氣球狀」收縮,射出分率35%,符合壓力性心肌症特徵。

診斷與治療:壓力性心肌症的應對

  • 最終診斷:壓力性心肌症(takotsubo cardiomyopathy),一種情緒壓力引發的心臟疾病。
  • 治療方案:貝他阻斷劑+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,穩定心臟功能。
  • 預後追蹤:6週後患者臨床症狀全消,超音波心動圖恢復正常射出分率,顯示良好恢復。

個人觀點與臨床心得

  • 智慧手錶的輔助角色:雖然智慧手錶ECG並非正式醫療器材,但其在提醒心肌異常方面展現潛力,可作為早期警報工具。
  • 臨床確診依賴:仍需結合12導ECG、血清標記與影像學檢查進行最終診斷,確保準確性。
  • 壓力性心肌症警惕:此病症常見於女性族群,突發胸痛時切勿輕忽情緒因子,可能隱藏嚴重心臟損傷風險。

參考來源:科學依據

  • Basala TR, Sharkey SW. A Smartwatch ECG. N Engl J Med. Published June 7, 2025. DOI:10.1056/NEJMicm2500438

延伸閱讀:更多心臟健康與醫療創新資訊

想了解更多關於心臟健康智慧手錶ECG應用及其他醫療創新的最新進展?以下是站內相關文章,推薦深入探索,提升對心臟疾病防治的認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