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療法新希望】腸道菌群與GLP-1調控骨關節炎新機制揭露

腸道菌群與GLP-1調控骨關節炎研究圖

【新療法新希望】腸道菌群與GLP-1調控骨關節炎新機制揭露

背景介紹

骨關節炎(OA)常被稱為「磨損性關節炎」,全球超過5.95億人受其困擾,但目前尚缺乏能夠改變病程的治療藥物。近期一項由中國及海外多中心合作的研究突破性地揭示:腸道菌群產生的膽汁酸代謝物能透過調控腸道內FXR受體進而影響GLP-1的分泌,形成一條全新的「腸-關節軸」,為骨關節炎治療帶來新策略。

主要內容

  • ① 研究首先在兩個獨立隊列中(共1868人)發現,OA患者血漿中一種膽汁酸衍生物——糖菊化熊去氧膽酸(GUDCA)的水準顯著降低,且此水準與病情嚴重度呈現正相關。
  • ② 在小鼠骨關節炎動物模型(DMM外科模型及自然老化模型)中,口服補充GUDCA能顯著減輕軟骨破壞、降低骨刺數量,改善關節結構。
  • ③ 機制上,GUDCA作為FXR拮抗劑,在腸道中阻斷FXR信號,促使腸內L細胞增加並分泌更多GLP-1(這是一種有助於維持關節健康與調控新陳代謝的激素)。實驗中,局部注射GLP-1受體拮抗劑會消除GUDCA的治療效果,而FDA核准的GLP-1受體激動劑liraglutide反而能改善軟骨狀態。
  • ④ 此外,研究也發現一種關鍵腸道細菌Clostridium bolteae與膽汁酸代謝密切相關:該菌能促進尿去氧膽酸(UDCA,GUDCA的前體)生成,進而透過相似機制對抗骨關節炎。在小鼠實驗中,經口給藥C. bolteae可調整腸道膽汁酸組成,抑制FXR,增加GLP-1分泌,達到保護關節的效果。
  • ⑤ 更令人期待的是,一項基於電子健康記錄的人群研究(5972名個案)顯示,UDCA使用者較非使用者有較低的OA相關關節置換風險,而UDCA本身已獲FDA核准用於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管炎,具有良好長期安全性。

心得觀點

這項研究精細揭示了腸道-關節軸的存在,強調了膽汁酸代謝與腸內FXR–GLP-1路徑在骨關節炎中的重要性。從臨床角度來看,若能透過口服藥物(如UDCA)或調節腸道菌群,促使腸內分泌更多GLP-1,不僅有望延緩骨關節炎的進程,更可能成為疾病改變療法的新選擇。個人認為,這類跨器官調控的研究使我們對慢性退化性關節病有了全新理解,未來的臨床試驗將是驗證這一策略的關鍵。

關鍵重點整理

  • ✓ OA患者血漿中GUDCA降低,與病情嚴重度相關
  • ✓ GUDCA透過拮抗腸道FXR,提高L細胞分泌GLP-1,保護軟骨
  • ✓ 局部抑制GLP-1受體會消除治療效益,激活GLP-1R可逆轉軟骨退化
  • ✓ 腸道菌群Clostridium bolteae助於UDCA生成,支持腸-關節軸功能
  • ✓ FDA核准藥物UDCA具潛力用於未來OA治療再利用

參考來源:

此篇內容參考自Science期刊2025年4月4日發表的研究文章,DOI: 10.1126/science.adt0548,可於https://doi.org/10.1126/science.adt0548查閱完整原文。

延伸閱讀


返回頂端